本文不表达译者的观点和立场,具体信息请参考原文:
原作者:Samantha Cynn
译者:Ruiyan Qiu
作为一个众所周知方向感极差的人,说得轻松点,对我来说回到校园内是有些难度的。我从来都不是那种不用GPS定位系统就能在不熟悉的地方找到正确方向的人,所以回到线下上课的形式又再一次提示着我这难以切齿的方向感。想知道去Rice Hall怎么走吗? 有50%的机会我能告诉你大致的方向。想要知道怎么去McLeod Hall? 我能告诉你它正确方向的概率明显降低。若是你想去Fayerweather Hall、The AFC、或是the Range的任一地点?我能否活下去全靠回答对这些问题,那么抱歉,我也没法帮助你。
你可能会认为,我经过几个星期在校园内步行、好不容易跌跌撞撞地找到教室之后,理应很好地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但你大错特错了。难过的是,我迷路的能力是毫无逻辑和界限可言的。即使我去之前已经去过几次的地方,事实证明这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行程。除了我上课的教学楼和我偶尔去的一两个图书馆之外,我完全依赖我的朋友们带我在校园里逛,当我们碰巧一起走的时候,我总是跟随他们指引的方向。
不用多说,谷歌地图一直是我在这段不熟悉校园的过渡时期最好的朋友。在上课的第一周,我的视线从未离开过手机屏幕。因为这样,我在很多场合差点撞到墙、树和过往的行人交通。现在,即使没有手机在手,我也能自如地在校园里找到方向——至少在去上课或去少数几个我去过的地方时是这样——但在我不确定方向的时候,比起相信自己的直觉,我还是宁可打开导航软件。
我有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我糟糕的方向感并没有被他人所忽视。自从搬回夏洛茨维尔后,我在不同的场合都有遇到过完全陌生的人问我需不需要帮忙去到某一栋楼。有两次我都徒劳地来回徘徊,试图在谷歌地图上寻找目的地。假如这种事只发生一次,我也许能把它很快忘掉。但竟然两次都是这样?这些例子似乎只是巩固了我的理论,那就是我的痛苦是肉眼可见的,并赤裸裸地展示在大家面前。但我仍然相信,那两个乐善好施的人以为他们是在帮助一个惊慌失措的大一新生,而不是大三的学生。因为据大家说,大三的学生应该早已对校园轻车熟路了。
我要为自己总是找不到方向这一点稍微进行一些申辩,因为我大二整整一年的时间都不在夏洛茨维尔居住。在秋季和春季学期,我回到了弗吉尼亚州北部和我的家人在一起,在童年的家里上网课,一呆就是好几天。当我从保持社交距离的泡泡中走出来,开始再次外出时,我的方向感几乎全被抹去了。回到校园内,我真的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大一那一年。我似乎忘记了所有东西都在哪里——甚至是在校园范围内一个简单场所的位置。
但在某种程度上,我似乎在身体和精神上都迷失了。对我来说,从在Zoom上上网课到线下课堂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因为之前我可以躺在床上随心所欲地呆着。当在网上上课时,我不用担心要按时起床赶公交,也不用考虑从一栋楼走到另一栋楼要花多长时间。现在,不仅仅是找到教室,身处校园意味着要平衡分配参加社团、社交活动与课堂作业的时间,抽出时间和朋友在一起,并且在一天结束时仍然保证有充足的睡眠。这有时会让人筋疲力尽。自从新冠扰乱了我们的日常作息,我不仅失去了感知物理距离的能力,也失去了平衡我整个大学生活的能力。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对我来说,回到校园里象征着很多事情——首先是试图模拟过去没有疫情时的正常生活,这也给我了一个机会来弥补大二这一年所缺失的经历和体验。我真的很想念一些大学生活的瞬间——令人惊讶的是,迷路也是其中之一。
自从回到校园以后,我对自己处理工作的能力更有信心了,并且能够重新回到线下上课,让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兴奋。事实上,我住在校外并有一份校外工作,这迫使我熟悉公交系统,现在的我已经能够在必要时自如地从A地到达B地。大多数情况下,我发现自己很感激又一个学期的线下课程体验,并同时感受正常的学术压力——即使这意味着我偶尔还是会迷路。所以,如果你像我一样,欣然接受这种不太了解自己的感觉吧——无论是在身体上、学业上还是其他方面。不用担心,你很快就会掌握窍门的。
Samantha Cynn是本报的生活专栏作家。她的联系方式是:life@cavalier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