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不表达译者的观点和立场,具体信息请参考原文:
译者:Shuqi Ye
周五,弗吉尼亚大学的东亚中心和传媒系邀请了宾夕法尼亚大学Grace Lee Boggs传播学和社会学系教授杨国斌教授,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武汉封城及针对此事件批判言论中所存在的局限性”的讲座。 杨教授的讲座围绕他上个月出版的新书《The Wuhan Lockdown(武汉封城》展开。该书深入探讨了新冠疫情期间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封城的早期情况。
杨教授说他的书探索了武汉居民的故事,旨在引导读者意识到共鸣和同情在阅读体验中的重要性。这种让自己直面文本,并对页面上的主题提出批判性的个人观点的做法被称为后批判理论(post-critical approach,这个术语由英语教授Rita Felski提出)。
为了应对新冠病例的出现和激增,中国湖北省最大的城市武汉于2020年1月开始封城。此轮封城直到在它首次实施的76天之后的4月6日才被解除。
鉴于美国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几乎不存在这些叙述,许多美国人对最初的封锁及其影响一无所知。杨教授特意将那些无人提及的叙述作为重点纳入他的新作。
杨教授讲道:“对我来说,写这本书时最迫切的问题不是如何将经验理论化,而是希望将大众的声音和故事带入公共讨论中。”
为了完成这项目标,杨教授在书中用了许多章节来专门讲述他从微博和微信上的在线日记中收集的武汉社区成员的原始叙述。杨教授指出,微博和微信都是中国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它们使他能够从广泛的人群中收集大量的叙事,尤其是在他不可能亲自接触到大量群众的时候。在整个过程中,杨教授专注于收集不同的观点。
杨教授表示:“封城考验着一个1100万人口的城市中数千万人的生活,而我的目标之一是重现形形色色的人物角色。这些故事来自各行各业:医护人员、病人、治疗师、志愿者、诗人、作家、送货司机、退休人员、退休教师,等等。”
杨教授依旧使用 “角色”一词来描述他在书中分享的真实故事,这为他的故事增添了一种有意的虚构性。杨教授说他这样做的原因又许多。他认为,叙事意味着一个线性的故事,而新冠疫情中发生在武汉的事件并不是线性或有序的,而是“流动”和“混乱”的。最重要的是,杨教授认为他的素材来源是个人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叙述性故事,这意味着,本质上这些故事在某种意义上是虚构的。
杨教授说:“人们通过社交媒体获得了公众的关注。一旦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故事,他们就会成为公众人物。用户们会谈论他们、发推特、转发关于他们的故事,就好像他们是正在进行的戏剧中的角色。”
杨教授指出,人们因此在叙述的特定方面既可能被编辑,也可能被戏剧化。他所提供的一个特别的例子是李文亮医生的故事。李文亮医生是第一批警告大家新冠危险性的吹哨人之一。
李文亮医生于2020年2月因新冠病逝。作为一种悼念方式,人们重新转发了他以往的微博内容。杨教授表示,李文亮医生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哭墙”。无数人在他的微博时间线上转发悼念的帖子、向他寻求指引,以及向他提供个人生活的最新信息。
这样的例子促使杨教授给听众留下关于新冠疫情的叙述成分的思考。
杨教授问道:“我们可以说我们通过讲故事超越了生命的极限吗?针对此事件的批判的局限也能靠这种讲故事的方式来超越吗?或者说,这个问题不是关于超越,而是关于对边界的认识。”
讲座结束时,传媒系副教授Aynne Kokas询问杨教授在这样一个困难时期写这本书的感想体会。杨教授回答阐述了这个话题的相关性如何影响了他的写作过程。
杨教授说道:“你当处于事件的中心时,你会全情投入,感觉浑身充满了能量和热情。”
在谈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时,除了死亡人数外,杨教授还谈到看见武汉市民担任起组织者、志愿者、顾问和抗议者的角色有多么令他印象深刻。这为美国人留下了一个非凡的先例。这些举动不仅是在此次新冠疫情中令人震撼,在任何危机和不确定的时候都可以作为我们应对危难的参考。